工作的第二十五年迎来了学校的六十华诞。人到中年,五味正浓,再逢喜事,不免加了心燥。写点文字,平静自己,也算给学校六秩之庆表点心意。学校一甲子的风雨与辉煌,我虽参与或见证接近一半时间,但自认无权亦无力置喙评价。人云窥一斑而知全豹,不妨拾笔写写自己。虽是个人的点点滴滴,终究汇入了学校发展长河。叙述之中,为美豹而夸斑,有没有不敢保证,但读者厚道,想必自是莞尔作罢。
想想过往,发现嵌在工作人生中的是一次次的错位,错位伴随的有不适、有痛苦,但之后是水到渠成的成长、蜕变,把自己比喻成绿叶是再合适不过了。
城市孩子结缘农口专业
1988年,因病没有考上南京大学,被调剂录取到了从来没关注过的山东农业大学,专业竟然是从未听闻的蚕学,这算是错位的开始吧。1992年来到学校(当时叫昌潍农业学校)蚕业专业任教,本来想不用多久就考研走了,因为那时做教师并不是梦想中的职业。之后的事实并非如此,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住了自己,具体是什么却也说不清楚——大约是学校或者教师这个职业有种特殊魔力吧,看来也不能怪自己善变。
工作后先是被学校教务处和学生科借用,参与评估准备和招生工作,自然是跟着老教师来忙碌。王振华、宋桂言、孔淑霞、贺志强等教师就是那时候熟识的。现在想来,他们身上那种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精神算是我的入职第一课,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是教师也是技术员
1993年春天,带着比自己只小两三岁的五个学生去了昌邑县石埠镇张家村开始家蚕育种实习(同时兼负山东省蚕种繁育任务),直到2011年蚕桑08级(最后一级)毕业,度过了近20年几乎一个模式的工作生活。大致是这样的:每年春秋两季近五个月时间与学生吃住在一起,在昌乐、平度、昌邑等蚕桑生产县的某一个村或者生产基地,大约一个月回家一次,与学生一起采桑、饲育、制种、走村串户、赶集、做饭,上百次地给农民和企业职工做技术讲座,帮农民和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真的说不清自己是教师还是技术员。
忙碌和劳累带走的不只是体力,还有计较、攀比和幻想。“技术员”生涯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生产数据,成为以后科研、教学的重要提取源泉。大量的技术讲座让课堂教学也变得不枯燥无味。可谓收获总在预料之外。
这种最接地气的教学实训工作经历,让人变得简单。始终是一个团队在奋斗,接触的是朴实的农民,看到的是他们的辛勤劳作。多年之后,不少学生、农民、村干部仍一直挂念联系着,就不足为奇了,我们戏称之为战斗友谊。活生生的生产实践、奋斗不息的蚕桑人、不断发展壮大的学校,何尝不像肥厚的土壤、参天的大树,滋润着自己这片小绿叶的不断成长。绿叶长大,采光产能,反哺母树,不只是感激吧。
蚕学教师转忙计算机
学校1999年开始高职招生,2001年和2010年两次并校,逐渐发展成了大潍职。随着蚕桑产业的西移和南移,我校的蚕桑专业停止招生。学校发展蒸蒸日上,学生规模不断加大,我却由忙碌走向清闲。个人与学校不同步,总有种淡淡的失落。与相熟的领导与同事沟通后,决定在继续蚕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兴趣和特长到信息工程学院做些具体工作。
在信息工程学院先是负责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编写教材,组织学生参加省考与技能鉴定。与农口专业不同,信息类专业年轻教师居多,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教师。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年轻教师又朝气蓬勃,我受感染,也难免老夫聊发少年狂,又开始了原有的忙碌节奏。
两年后又接手实训机房管理工作,管理的上千台电脑和网络设备虽然不如当时动辄几百万的家蚕多,却一样具有很大挑战性。带领特长生管理员早来晚走、奋斗一年,千台电脑也就服服帖帖了。之后又以这些特长生为骨干组建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社团,面向全校纳新,开展社团活动,为全校师生开展服务。
以外行身份参与信息类工作,自是充满敬畏,不敢懈怠,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以及同事更是不吝指导,全力支持,不断鼓励,提供了一切便利,我们算是被学校的发展大潮裹挟着一路前行。我熟悉并敬重的王强老师曾写藏头诗一首予以鼓励:“韩来书往文墨香,学子摇变状元郎。博古通今成大器,华彩人生普新章。丽驾车马回眸望,转农升机勇改行。身家赢得满堂彩,记取五常思马良。”低头耕耘,天道酬勤。实训中心集体荣获潍坊市工人先锋号,学生社团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社团,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获得全国第一名。可自己清醒地知道,没有学校的稳步发展,为个人提供大树般的支撑和无尽滋养,没有领导同事的灌溉培育,我这片绿叶将迅速枯萎。
我是大潍职这颗树上的一片绿叶,不胜喜且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