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海校区信息工程学院的各个实训室,总能看到那样一个奔波忙碌的身影。他戴着近视眼镜,皮肤黝黑,身材消瘦,穿着朴素,平时话语不多,待人和善友爱,同事们都亲切地直呼其名。他就是王浩庆,信息工程学院实训中心的一名普通教师。正是这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怀着对工作的满腔热爱,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在信息工程学院,提起王老师,同事们都对他竖起大拇指,“我们都觉得他是个非常能干的人,踏实稳重、任劳任怨,对待工作有一股特别的认真劲”。的确这样,不管是机器维护,还是设备维修,他都十分认真仔细。有时因系统更新需要较长时间,他会一直加班到深夜,直到正常运行为止。作为直接领导,实训中心主任韩学博老师对他赞不绝口:“王老师专业技能很强,很多棘手的问题在他那里都可以迎刃而解;干起活来像个拼命三郎,从来不喊苦叫累,总能上紧发条努力工作。”
去年暑期,学院喜迁滨海校区,王老师积极投入到了这场大会战之中。作为实训中心工作人员,他在七月份接到了滨海校区设备搬迁的工作任务,成为信息工程学院第一批入驻滨海校区的先驱人员。那时的滨海校区尚处在建设当中,生活条件还不够完善,从饮食到住宿,都比较艰苦。就这样,他经历了学院餐厅从无到有,忍受着白天的炎热和晚上蚊虫的叮咬,全身心投入实训室建设,度过了一个非常艰苦的暑假。自接到通知到9月份学生开学,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特别紧,任务非常重,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工作。寒亭校区原有4个旧微机室的设备要进行清理并搬迁到滨海校区,同时要新建5个微机室、3个一体化实训室、一个电子商务线下服务中心和一个综合布线实训室,工作头绪繁多,新进设备需要接收、维护,还要监督实训室的施工质量,督促施工进度。实训中心的这些工作已经让他应接不暇了,但当他得知新生班主任有空缺时,又担任起了2013级软件外包班的班主任工作。他要在奎文校区迎接新生、参加军训,还要去滨海校区整理实训室,工作量多大可想而知,但他从来没有向领导诉过一句苦、说过一句累。2012级学生正式入驻滨海前的最后一周是最紧张忙碌的一周,他从早忙到晚,不用说午休了,有时候连饭都顾不得吃一口,午餐也变成了晚饭。就这样,在学生开学之前的最后一天将所有实训室整理完毕,确保学生一入驻滨海校区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实训学习,一刻也没有耽误。
作为信息工程学院常驻滨海校区的工作人员,王老师见证着滨海校区的建设和发展。信息工程学院实训中心作为一个服务部门,承担着保证全部专业微机室正常运转以满足学生实训需要的工作任务,但是实训中心包括王老师在内共有两名工作人员,要负责15个实训室,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为此,王老师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辛苦。尤其是第一个学期,每周总有两三个晚上不能回家,只能住在滨海校区,有时周末也没空休息。他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大程度上让各个专业微机室都能正常运行。
今年暑期,信息工程学院又新添了400多台新设备。施工方直到8月25日才完成交接,离开学仅有一周。在这短短一周时间内,要完成这些专业机房的系统创建、软件安装、设备调试等工作,而系统创建维护本身需要的时间较长。为保证学生开学用上这些新设备,王老师从早到晚靠在实训室里,一刻也不放松,几次工作至凌晨。经过七天的艰苦努力,最后在9月1日学生开学前圆满完成14个新旧专业微机室的系统维护和布局整理工作。接下来的两天,本该休息的他仍然坚持来到实训室工作。9月3日,太过于疲劳的他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知道这个消息,都为他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本以为他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可没想到他刚出院就来到滨海校区,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了起来。在他的心里,工作高于一切,集体胜于一切。当学院需要自己的时候,他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付出自己十二分的努力,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采访过程中,我们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他憨厚一笑,说:“这没有什么,和我在一起的同事也是这么干的。”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
点滴成海,跬步千里。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王老师这样的奉献者,才汇集起学院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凝聚起加快内涵建设、早日建成山东名校的蓬勃力量。为集体默默奉献的人是无私的,他们的精神在时刻感染着我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和学习。
(王金涛 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