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岁月拾忆
莘莘学子
耕耘之路
媒体潍职
图说潍职
本站首页>>岁月拾忆>>正文
志在农业 以校为家
2016-10-26 09:44  

张瑞岐,1932年出生,潍坊寒亭人。1932年参加工作,1952年在潍坊一中任教,1957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5年。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铁路局工作,1963年4月主动要求请调寒亭高里公社做农技站技术员,1975年调昌潍农校任农业专业教师。1983年,任学校校长,至1993年退休。  

我中师毕业后先在师范、中学任教五年。在潍坊一中执教期间,在我与妻子已育有三朵金花的情况下,1957年获准考入全国重点、部署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大学学习条件独厚,我们有幸获得院士、一级教授等高学位、高级别教授为我们授课,机遇难得,受益匪浅。我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攻克英语关,以优秀成绩毕业。   

1963年至1975年,我先后在寒亭区高里、南孙公社农技站工作,在两个村驻队蹲点12个春秋,年年无长假,周日不休息,艰苦的工作我视之为成才必修课。我贴近群众,参加生产,传授技术,既积累了实践经验,又融洽了干群关系。在高里公社,我先后两年参加县委、县政府的样板田建设。12年广阔天地,一本英文毛主席语录、三册玉米大豆土壤英文专著和三部中文农业典籍与我为伴,久读不忘。两篇大豆论文,署名柳疃大队技术队于1975年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受到专家同行们的关注。   

1975年2月,我调往昌潍农校,踏上教研产登攀大道。期间任教员9年,履职校长9年,退休后受聘农业部教育司、潍坊市老科协、学院老教授老科协余热服务19年。   

任职教员,实际承担了教学、科研、开发三项任务。在校内为74级至81级农学普通中专班、干部班、大专班教授玉米、大豆栽培课,给昌潍地委交给学校承办的1979至1983年10期570名农业领导干部培训班讲授玉米、大豆专题。编写省农业中专玉米教材一册,应聘山东省教育厅主编参编农业中学、职业高中、农业技术中学三种《作物栽培学》课本一册。授课内容、方法因班而异,重视理论,强化实践,培养能力,删繁就简;直观展示,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用语活泼。当时被戏称农校“三张王牌”之一。   

1975年至1981年,在农场边授课边开展玉米栽培生物学研究。撰写4篇论文在山东农业科学、北方玉米研讨论文集发表。1983年夏玉米栽培研究获得省创造发明三等奖。至2004年,论文中有三项结论被全国10多种中等、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科研论文和玉米专著引用,被科学家认可肯定。1978年5月,省农科院函邀《玉米栽培技术》编写,分工写栽培生物学基础一节,同年12月,参加《中国玉米栽培学》编写。科研、著作开始步入国家级水平。1977年至1980年,译英文大豆论文7篇,编入《大豆生理》,编译大豆论文摘要30余篇,在《农业文摘》刊登。2篇玉米栽培生理学译文由《国外农业科技资料》第一集选用。读外文书刊,拓宽视野,解放思想,增长知识,充满乐趣。   

走出去普及玉米科学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各县区开展玉米高产试验,应约到县、公社进行玉米高产讲座。来人来电要求讲座的单位多而集中,以1983年外出讲座活动为例:1月7日至5月4日,在诸城、安丘、寒亭、昌乐四县17个公社讲昌潍地区玉米增产潜力级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专题21次,每次参加人数县区500至1000人次,公社约200至700人次。听课人员普遍反映切合实际讲得透,增产措施提得可行。   

1983年12月我出任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校长。那时,学校在1980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是市属正县级单位。   

建设发展学校,首先倡导团结、严谨、求实、创新校风,引领全校师生员工,高唱着“前进,昌潍农校”校歌,勤奋工作,献身教育事业。我以校为家,用10年睡在办公室的精神认真治校,竭力奉献。   

教学工作方面,引进学历高、实践经验丰富、热心农业教育的学科带头人,新建植物组培室、微机室、电教中心、植病标本室、农业昆虫室,扩建天称室、农业机械样机室,充实各专业原有实验室,新建图书馆,增订中外文报刊图书,新建400米跑道、大型标准化田径运动场,重修新制齐全实用教学文件,从师资队伍、实验室、图书馆方面,为教学创造更好条件。后勤服务,新建教学、住宿、就餐楼舍9栋,筑挖假山池塘,植树种草,硬化道路,绿化美化校园,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工会、团委、处室等职能部门,团结协作,带领千余师生,真抓实干10个月,经多次检查测评,达到社会确认的农校新局面。学校获得全省农业中专学校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课统考两个第一名,山东省农业中专学校教学工作督导检查总分第一名,其中教学管理、教学基地建设两项获得优胜奖,潍坊中专学校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学校还获得全省农业中专学校后勤工作评比第一名,潍坊市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省市两级文明单位。学校党委、工会、团委、老干科均获先进单位称号。省市多位领导来校指导工作,对学校严谨治学、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成绩挥毫题词:“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育人兴农功成就,敢为人先争一流”,予以鼓励肯定。   

校外服务。1984年、1985年岁末始,学校承办市委、市政府安排的两期农艺师知识更新培训班,每期三个月,培训正式员工87名。学校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上海农科院、山东农大、农科院的21名教授、研究员前来授课,内容多而新,资料全而广,讲座水平高,学员收获大。开班、结业典礼上,市委领导到会并讲话。1984年,学校与昌乐县委县政府联合在朱汉乡创办果树专修班,培训农民,规划丘陵用地,新建万亩果园。该乡在80年代末已成为全省闻名的改制建园、脱贫致富的典型。同年,跟当地驻军55085部队联合举办共育学校,至1987年已培训军地两用人才1700名,3000亩棉花历年增产。共育学校成绩受到军委总政部表彰,13家电台作了报道。1987年12月,农业部以这两处学校为现场在农校召开全国农业中专教育改革座谈会。1984年至1991年,学校举办化验员、汽车修理工、统计员、乡镇长培训班16种,为社会培训了4000余人。学校在昌乐县、寿光县招收两户一体班,就地办学,自主招生,列入计划,教育同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开发同步等,多方式方法开办不包分配班,为农业改制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学校参加的全市23万亩吨良田、20万亩黄淮海中低产田开发项目,于1988年全部达标获奖。开发项目参加全国科教兴农展览。   

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成就突出,获农业部校外三结合基地建设先进学校、全国农业教育改革先进学校称号,取得全国农业中专A等一级学校称号。农业部洪绂曾副部长来校视察,欣然题词:“农业中专的楷模”,以鼓励肯定。国家教委授予科教兴农先进学校称号并颁发奖牌。1994年,国家教委再次公布昌潍农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颁发证书和奖牌。   

回顾我工作的几十年,得益于对专业的热爱和执着,得益于党的政策的扶持,更得益于师生员工的团结进取。我退休20多年来,一方面仍然不忘初衷,连续多年从事全国中等农业学校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完成了24本课程的组织编写工作,担任过农业部教育司中农校教育教学督导室督学,还担任过潍坊市老科学技术协会的副主席等,也算是发挥余热了。我一直关注着学校发展,建成山东名校是近期的一大亮点。作为老农校人,我想对学院的发展提点建议,要多走出去,多学习先进办学方法,加强内涵建设,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多培养像留校学生曹春英那样的教育人才。总之,读书、科研、实践,三者缺一不可,这是我给学院年轻教师的忠告。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4 © 潍坊职业学院 鲁ICP备 05019673 号
滨海校址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创新园区海安路06588号
                    邮政编码:262737 电话:0536-3083601 传真:0536-3083600 
          奎文校址 :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243号 邮编:261041      [公安备案] [网络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