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岁月拾忆
莘莘学子
耕耘之路
媒体潍职
图说潍职
本站首页>>岁月拾忆>>正文
一路耕耘 静待花开
2016-10-26 09:19  

周希华,生于1954年10月,山东青州谭坊镇人。1973年至1976年在谭坊镇谭南村劳动锻炼,任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1976年至1978年在山东大学生物系读书;1978年至1978年在谭坊镇五七红校任教;1978年至2001年在昌潍农校任教,讲师、副教授;2001年至2009年在潍坊职业学院任教,教授;2009年至2013年退休后潍坊职业学院返聘。

时光荏苒,不知觉已退休七年。在即将迎来学院60周年华诞之际,回眸在教师岗位30多年的峥嵘岁月,闪现着一个教学新手——潍坊市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的成长历程,即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又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80年代突出《农业微生物学》趣味性

1978年,24岁的我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走上了昌潍农校的教师岗位。刚接手的是《农业微生物学》,由于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是一门难教、难学的枯燥课程,怎样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成了大心事。通过苦心探究,将语言艺术和丰富实践活动运用于教学中,凭借幽默、比喻、案例等手段,使每次课都出现几个兴奋点;开展趣味性的显微镜比赛、聆听自编“微生物的自白”配乐录音、腌制泡菜等活动,有效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产生了课伊始、趣亦生,课已毕、趣又生的效果,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自己也由一位教学新手成为初出茅庐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奖励。     

90年代建成《食用菌》实用性课程

成熟的年龄与教学经历促使自己踌躇满志,定要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项实用技术,将教材中的一章内容“食用菌”重点强化。食用菌是我从未触及的一块处女地,没有任何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栽培失败、失败再失败的折腾,终于和学生在菇窖里种出了喜爱的蘑菇。学生看着自己的产品,都说微生物太有趣、太有用。1993年结合实践经验,编写了《食用菌基础知识与平菇高产栽培新技术》油印本讲义。     

受成功喜悦的鞭策,激情高度燃烧。1995年将农场的一个旧菜棚改建成食用菌大棚,种满了多种多样的菌类,创建了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生产的各种食用菌成为我校教职工、潍坊大酒店的抢手货。又教学,又生产,虽然苦累难当,但产生的教学效益和生产效益使师生兴奋不已。     

1996年相继编写具地方特色的《食用菌》教材、“食用菌”和“双孢菇栽培技术”电教片,两电教片在全省电教教材评比中分获一等奖与三等奖。因具备了较雄厚的课程基础,“食用菌”由此成为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由于教学实力突出,几乎每学期都可获得学校优质授课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及优秀共产党员。     

教学之余,时常深入生产一线帮助菇农排忧解难,足迹遍及潍坊市各大食用菌生产区。为地方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曾被潍坊电视台多次追踪报道,1998年被山东省农业厅荣记三等功。     

2000年代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人虽已至知命年,但壮志未减,凭借20多年的底蕴积淀,事业进入了厚积薄发阶段,随着学校升格为职业学院,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不断出现。     

建设精品课程这一高难问题首先摆在面前。就我的年龄、身体条件和小儿科的电脑操作能力,要建设精品课程犹如蚍蜉撼树谈何易。但只要肯登攀,就会使一切不可能峰回路转。经过2年多非同寻常的拼搏,主持的《食用菌栽培》课程于2006年成功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8年该课程承载着全院领导和老师的厚望,被推荐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由于2008年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来的省级精品课程必须彻底推翻。 压力太大,时间太紧迫,课程设计难的摸不着边,感到苦海无边,回头无岸。但没有退路,相信只要有“不到西天,死不回国”的唐僧精神,定能横渡沧海,驶达理想彼岸。从此就逼迫自己像陀螺一样疯狂的转,不知日落星出,不知人疲脑倦,终于在规定的2个月内完成所有申报材料。2008年9月惊喜出现,主持的《食用菌栽培》课程成功加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     

2009年经学院推荐,《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团队参加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评选。教学团队的申报材料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与实施,团队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必须体现出高、新、特水平才有希望入围评选。经过苦苦鏖战,2009年10月惊喜再现,带领的《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此外,2009年主持的“《食用菌栽培》课程改革与建设”课题,获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主持的“食用菌发酵型养生食品的研发”课题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丰硕成果,成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的重要支撑。     

退休返聘余热献

2009年10月已到退休年龄,受到学院领导的挽留,成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个被返聘的教师。在教学督导、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评估材料的审验、骨干院校与名校建设方案的撰写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围绕高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怎样做一名高职教师等关键问题,对各二级学院的教师作了20余场巡回讲座,有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路耕耘,一路花开,一路收获。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潍坊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手、潍坊市优秀教师、潍坊市优秀共产党员、潍坊职业学院十大教学名师和十大师德标兵及学术骨干等荣誉,伴随着付出纷至沓来。由汗水、领导与同事们厚爱、闪光荣誉凝结成的耕耘之路,已永远定格成甜美的回忆。三尺讲坛是我的人生舞台,教书育人是我的至爱。回首教师生涯,我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用一腔热心铸就了对事业的忠诚,无比欣慰。(周希华)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4 © 潍坊职业学院 鲁ICP备 05019673 号
滨海校址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创新园区海安路06588号
                    邮政编码:262737 电话:0536-3083601 传真:0536-3083600 
          奎文校址 :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243号 邮编:261041      [公安备案] [网络报警]